![]() ![]() 3月27日下午,“3·21”东航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八场新闻发布会,介绍东航坠毁客机搜寻工作最新情况。 ▶第二部黑匣子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完好,其他部分损毁严重 会上,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,27日上午9点20分左右,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发现第二部黑匣子(飞行数据记录器存储单元)。经检查,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,数据存储单元外观较为完好。目前,该记录器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。 据介绍,第二部黑匣子是飞行数据记录器,其中的数据能够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实、客观的证据。后期,调查人员需要把两部记录器的数据,以及现场勘查的证据、空管雷达数据、机组和空管单位的陆空通话、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传输信息、证人访谈等信息结合起来,进行综合分析研判,才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事故的原因。 ▶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和9件遇难者遗物 27日,消防救援人员共搜索面积约3000平方米,搜寻到部分遗体残骸、9件与遇难者身份相关的遗物和729块飞机残骸,洗消1228人次。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表示,将尽可能多地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,给遇难者一个交代,给他们的家人些许安慰,也会尽力收集飞机残骸,为后续事故调查提供支持。 ▶事发地以北约8公里发现新的事故有关视频 朱涛表示,截至27日12点,现场共搜寻到飞机残骸及碎片累计33777件,并通过走访寻找目击证人,在事发地以北8公里左右找到新的事故有关视频。 截至27日12点,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30823人次,酒店办公区消毒面积48.4万平方米,现场核心区消杀累计约2.3万平方米,核心区外围消杀累计4.73万平方米。 ▶累计为357位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辅导 截至3月27日12时,心理援助队累计对357位遇难者家属开展了心理辅导,累计辅导1611人次。据了解,心理辅导队伍总共有99名心理专业人员,其中国家级专家5名,省级7名,地市级专家72名。一共分为12个工作队,分别入驻11个家属安置酒店和1个事发现场的祭拜点。 此外,救援人员一直暴露于灾难现场和悲伤的情景中,加上过度疲劳,创伤情绪的卷入等因素,会使参与救援的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和问题,从这个角度来看,救援人员也是心理受创伤的人员。截至目前,心理援助队已对432位工作人员开展心理辅导,累计开展心理辅导736人次。 ▶东航已正式启动理赔工作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,公司已经正式启动理赔工作,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充分尊重家属合理诉求,与家属具体沟通方案细节,制定理赔方案,确定统一的赔付标准。公司已组建专职团队负责此次理赔工作,面向家属设置开通了理赔专线,并按照家属就近就便原则,主动与家属进行线上或线下的沟通协商。 第二部黑匣子发现过程 在距撞击点40米、距地表约1.5米深处被挖出 27日9时20分许,“3·21”东航航班飞行事故客机第二部黑匣子被找到了。此前23日发现了第一部黑匣子。至此,失事飞机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。 搜寻小组进行精细挖掘作业 在27日的“3·21”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,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,27日9时20分左右,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,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。经民航专家确认为第二部黑匣子。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了发现过程: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、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。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.5米深处时,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的圆柱形金属罐体。随后迅速交由民航专家辨认,确认为失事飞机的第二部黑匣子。 “我们挖到一个沾满泥土的罐体,擦掉泥土,露出了橘黄的颜色和英文字样,当时真的很激动!”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南宁支队副队长陈小辉说。 为民航专家标注的重点区域 27日,搜救现场天气转阴,小幅度降温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、佩戴口罩在进行后续的搜寻取证工作,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。 郑西介绍,共有338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搜寻,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区搜索。为提高搜寻效率,在核心区采取与民航专家协同作业的方式,5名消防救援人员配一名民航专家,围绕重点区域划分网格,多组同步实施作业。 朱涛介绍,技术组根据近几天现场勘查结果反复论证,更加精准地确定了第二部黑匣子的重点搜寻区域。搜救组根据相关建议对现场工作方案进行了调整,对核心区挖掘点进行了分级,提升搜寻效率,在增加挖掘现场施工与勘查力量的同时,各方协调联动,增加单日工作时长,开展了夜间搜寻作业。 陈小辉介绍,发现黑匣子的区域是经过民航专家判定的发掘重点区域之一,在27日之前,消防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在此进行多日的搜救挖掘工作。“我们在这个区域共派了三组,从早上八点开始,根据专家标注的位置进行重点挖掘。” |